_关于幸福的催眠术(转载)
在赫胥黎的小说《美丽新世界》中,福特纪元的统治者经常用催眠术来校正人们的思维,比如,他们会趁身份为“比塔”的人们睡着的时候通过广播不断地暗示他们“我非常高兴我是个比塔”、“我非常高兴我是个比塔”、“我非常高兴我是个比塔”……等“比塔”们从睡梦中醒过来的时候,他们会喃喃自语:我非常高兴我是个比塔。当然,如果福特纪元的统治者们更想图省事儿,他们完全可以用“我生活得很幸福”来置换“我非常高兴我是个比塔”,这样一来,“美丽新世界”的幸福感指数肯定还能更高一些。
情同此理,现实世界的我们,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能从官方机构那里听到关于幸福感的报告。最新的数据来自前两天刚刚发布的《2010年中国城市居民幸福感调查》,该报告显示有75%的被调查者自认“幸福”;次新的数据来自上月发布的《2010经济生活大调查》,该调查称44.7%的人感到生活幸福及很幸福。如果你有兴趣,可以打开搜索引擎看看这两份“美丽”的报告是谁发布的。
然而,总有一些“反催眠”的信息能让人们稍稍清醒一些。相信很多人都从媒体报道中看到过这样两条信息:一是荷兰伊拉斯谟大学对中国国民幸福感指数进行了3次调查,显示1990年中国国民的幸福指数为6.64,这一指数在1995年上升到了7.08,但2001年却下降到了6.60;另一条信息来自美国密歇根大学社会研究所2009年12月公布的幸福调查,该调查称中国人的幸福感仍在下降。
你也完全可以将这两份第三方报告理解为另一种“催眠”,俗气一点的说法或许叫做“不了解中国国情”。不过,咱老百姓毕竟不是“美丽新世界”中的“阿尔法”人和“比塔”人,在“你是否生活得很幸福”这个简单问题上,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秤,多数人似乎更愿意相信自己的亲身感受而不是接受单向度的“幸福催眠”。
放眼四海,但凡民众生活得很幸福的地区或国家,大概都不太需要乐此不疲地发布多少幸福感指数如何高、百姓如何有尊严的报告。恰恰是那些城管总是很凶、收费总是很乱、安全总是没啥保障、城乡差距总是很大的地方,经常需要像祥林嫂那样不停地重复那些美好的幻象——虽然重复次数太多,结果可能是自己被自己“催眠”了。
幸福感说到底是一个虚无的、难以精确量化的概念,它固然和国家层面的宏大叙事相关,更与日常生活的柴米油盐挂钩。与其做这些吃力不讨好的所谓“民意调查”,倒不如扎扎实实推行一些民生之策,让老百姓生活得更方便一些。与人方便,自己方便,满足了那些基本的民生诉求,又何须拿着扩音喇叭到处说:我们生活得很幸福?
页:
[1]